一、板框壓濾機的核心進料需求:高壓是 “壓干濾餅” 的關鍵
板框壓濾機的過濾過程分為兩個核心階段,均對進料設備提出明確要求:
濾餅形成階段:需進料設備提供足夠壓力,推動懸浮液通過濾布,使固體顆粒在濾布上快速堆積形成濾餅;
濾餅壓實階段:當濾餅厚度達到設計值后,需更高壓力擠壓濾餅中的間隙水(降低含水率,滿足后續運輸 / 干燥需求),此時進料壓力需克服濾餅阻力持續升高,較終壓力通常需達到 0.8-3.0MPa(甚至更高,取決于物料特性)。
普通泵(如離心泵、螺桿泵)的壓力上限低(離心泵通常≤0.6MPa,普通螺桿泵≤1.2MPa),無法滿足 “濾餅壓實階段” 的高壓需求,會導致濾餅含水率偏高(如超過 30%)、后續處理成本增加;而高壓進料柱塞泵的額定壓力普遍可達 3.0-5.0MPa,完全覆蓋板框壓濾機的高壓工況,是實現 “濾餅壓干” 的核心保障。
二、高壓進料柱塞泵的性能優勢:好的匹配壓濾機工藝痛點
1. 壓力可調節且 “恒高壓”,適應濾餅阻力動態變化
板框壓濾機的進料阻力并非恒定:隨著濾餅厚度增加,懸浮液通過濾布的阻力會持續上升,此時需進料泵能動態提升壓力以維持進料(避免斷料導致濾餅不均勻)。
高壓進料柱塞泵通過 “柱塞往復運動 + 出口調壓閥” 的結構,可實現壓力的好的調節(從低壓進料到高壓壓實無縫切換),且在高壓工況下壓力穩定性較強(壓力波動≤5%),能確保濾餅形成均勻、壓實充分,避免因壓力不足導致的 “濾餅松散” 或 “局部未壓實” 問題。
2. 流量穩定且 “低脈動”,避免濾布破損與漏料
板框壓濾機的濾布是核心過濾元件,若進料流量波動過大(如普通齒輪泵的流量脈動率>15%),會導致濾布承受的沖擊力不穩定,長期易造成濾布破損、漏料(需頻繁更換濾布,增加運維成本)。
高壓進料柱塞泵(尤其是配備 “脈動補償器” 的型號)的流量脈動率可控制在 3%-8%,流量輸出平穩,能均勻推動懸浮液通過濾布,減少濾布的沖擊磨損,延長濾布使用壽命(通常可延長 30% 以上)。
3. 介質適應性強,兼容高固含量、高粘度物料
板框壓濾機處理的物料多為高固含量(10%-50%)、高粘度(500-5000cP) 的懸浮液(如化工污泥、礦山尾礦、食品渣等),這類物料易造成普通泵的 “堵塞” 或 “磨損”:
離心泵:葉輪與泵殼間隙小,高固含量物料易卡滯葉輪,導致流量驟降;
螺桿泵:定子為橡膠材質,高硬度顆粒(如礦山尾礦中的石英砂)易劃傷定子,縮短壽命;
而高壓進料柱塞泵的 “柱塞 - 缸套” 配合間隙大(且多采用耐磨合金材質,如 316L + 陶瓷涂層),進料通道無易堵塞的復雜結構,既能適應高固含量物料的輸送,又能耐受高硬度顆粒的磨損,設備故障率遠低于普通泵(平均無故障運行時間可達 8000 小時以上)。
4. 間歇運行可靠性高,啟停沖擊小
板框壓濾機為間歇式設備(進料→過濾→壓實→卸餅→復位,一個周期通常為 30-120 分鐘),進料泵需頻繁啟停。普通泵(如離心泵)啟停時易產生 “水錘效應”,導致管道壓力驟升,可能損壞板框密封面或管道接頭;
高壓進料柱塞泵的啟停過程可通過 “變頻控制” 或 “壓力緩沖罐” 實現平緩過渡,啟停沖擊壓力≤額定壓力的 10%,能有效保護板框壓濾機的密封系統(如橡膠隔膜、密封墊),減少漏液故障,延長整機壽命。
三、與其他常見進料泵的對比:凸顯柱塞泵的不可替代性
結論:高壓進料柱塞泵是 “匹配工藝、降本增效” 的較優解
板框壓濾機的核心目標是 “快速形成濾餅 + 深度壓干水分”,而高壓進料柱塞泵的高壓特性、穩流能力、強適應性恰好好的解決了這一核心需求 —— 不僅能提升過濾效率(縮短進料時間 20%-30%)、降低濾餅含水率(減少后續干燥能耗),還能減少設備故障(降低運維成本)。因此,在板框壓濾機的進料設備選型中,高壓進料柱塞泵是無可替代的優先選擇。